1.人的形象大為豐富,數(shù)量增多,出現(xiàn)了武士、侍從、伎樂、舞人等各種不同社會地位的形象,在反映社會生活方面前進了一步,人物雕塑手法逐漸擺脫程式化,形象寫實、生動。
2.雕刻材料的使用更加廣泛。青銅、金、銀、鉛、陶、玉、石、牙、骨、木等不同質材各盡其長,而且出現(xiàn)綜合使用的趨向。各種材料的制造工藝也有新的發(fā)展,如青銅工藝分鑄、焊接等技藝的發(fā)展,失蠟法的應用,錯金銀等鑲嵌技藝的風行,使作品的制作競求奇巧華美。因之,追求繁縟華美,成為這一時期主導的審美傾向,在青銅、玉和漆木的雕塑中尤為突出。
3.主要有偶人和作為器物裝飾的人形支架、器座及小型佩飾等。偶人又稱相人、像人,以青銅、陶、木等不同材料做成,其中主要是俑。春秋后期俑在各地普遍出現(xiàn)。陶俑主要有山東郎家莊1號東周殉人墓所出的6組,女俑多作舞姿,臉部削成斜面,以黑彩勾出眼、眉,胸部豐滿,衣裙曳地,施紅、黃、黑、褐色條紋。